建築
编辑
主条目:澳門建築和澳門街道
主条目:澳門歷史城區
旅遊業地標建築物:大三巴牌坊
由於澳門在近代中國與外國聯繫中的重要地位,蘊藏了豐富的文化遺產。2005年7月15日,22座建築及8個廣場、前地被列入《世界文化遺產名錄》的澳門歷史城區[1]。另外,富有特色和歷史意義的建築物亦被收錄在《澳門文物名錄》內。澳門旅遊局與文化局曾於2006年定為「2006澳門世界遺產年」,並合辦多項文化及促銷活動,藉以吸引各地遊客[2]。
在2007年11月底,因為東望洋燈塔附近的建築項目影響景觀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通過該組織的北京辦事處向澳門政府致函,表達對有關問題的關注。經過與教科文組織協調,政府於2008年4月公佈規範東望洋燈塔附近建築物高度限制的法律文件,而該處附近有爭議的部份建築項目,也在該規定公佈後停止施工。
澳門的街道名牌,以葡萄牙瓷磚畫(azulejos)藝術作為藍本。[3]其藍色和白色的主調,配以中文和葡萄牙文的街道名稱,成為了澳門的地方特色之一。在葡萄牙管治時期,街道名牌的葡文名稱一般佔了名牌四分之三的面積,中文則佔四分之一。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後,便把街道名牌的設計修改,中葡文街名各佔名牌面積的一半,中文在上,葡文在下。而街道的中文名稱也由原來的直書改為橫書。目前民政總署正逐步更換澳門的街道名牌,其中離島區的街道名牌已全部採用新的設計,澳門區舊有的街道名牌設計也正逐漸減少。
澳門葡色碎石路
早期澳門的街道以原色碎石舖砌,罅隙較大。在1990年代澳葡政府重金在葡萄牙請來技師,在議事亭前地舖砌葡式碎石路(Calçada Portuguesa),使之成為行人專用區。後來範圍不斷擴大,甚至在媽閣廟前地都舖上碎石。惟後期舖設的碎石造工不佳,大雨過後碎石脫落有礙觀瞻,且易絆倒行人。另外在市政當局在舊城區也舖設石板街。
文學
编辑
主条目:澳門文學
澳門文學獎-天子屠龍 (澳門)
電影
编辑
主条目:澳門電影
《夜了又破曉》《澳門聖誕 2005》《黃金屋》-《濠情歲月》《望洋殺機》《而是一人》
音乐
编辑
主条目:澳門音乐
粵語流行音樂#澳門
澳廣視至愛新聽力頒獎音樂會
話劇
编辑
主条目:澳門話劇
-曉角話劇研進社 - 戲劇農莊- 澳門劇社 - 晴軒劇社- 慈藝劇社 - 小山藝術會 - 足跡 - 夢劇社
漫畫
编辑
主条目:澳門漫畫
-澳門動漫文化產業協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