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掌控命运?孔子:时也,命也。

孔子曾经对曾参说:“吾道一以贯之。”曾参那时候太年轻了,只回答“唯”,孔子听后就不再讲下去了,他对那个时候的曾参是很不满意的。曾参的回答是不及格的,孔子是给他面子,没说什么就走了。孔子走后,大家就问曾参:“一以贯之是什么意思?”曾参说:“忠恕而已矣。”这个答案孔子是不接受的。

如果历史可以重演,孔老夫子出现了,说:“吾道一以贯之。”你怎么回答?只有一个答案孔子听了会很开心,如果当时曾参回答三个字——“何谓也”,孔子就不会说“参也鲁”了。

孔子说曾参驽钝,不是说他笨,而是说他反应不够。既然反应不够,就问老师“何谓也”,然后等老师给你解释不就好了嘛。这样孔子对曾参的印象也就很好了。“唯”,就是我懂了,孔老夫子心里想,你不懂还装懂。《论语》中很多内容要是读活了,是非常有意思的,不像现在我们读死书,好像还读得津津有味。

“一以贯之”,这个“一”到底是什么呢?一就代表时间,天底下只有时间是一,永远不停息,其他都不可能。孟子为什么被尊称为亚圣,这也是我想了很久的问题,就是孟子看出孔子的思想是以“时”为中心的,所以他赞美孔子说“圣之时者也”。

孔子最伟大的贡献就是把“时”提出来了。人活着什么最要紧?时间最要紧。钱并不是最重要的,钱少点儿没关系,最怕的是没有时间,所以从现在开始,绝对不能说“我没有时间了”,老天一听到信息就知道你命该绝了,就把你收回去了,要说“我很忙,时间不够用”,老天一听就让你多活五年。

展开全文

时才是一。任何事情,“时”一到,如果不出手就错过时机,后悔也没有用;“时”未到,做了也是白费力气,还不如安安静静地休养。所以,《易经》告诉我们要守时待命。孔子读《易经》,心得只有四个字,“时也,命也”。一切都是时跟命在决定。孔子有那个命,没有那个时,所以他对时特别敏感。他心里想我早生五百年,就不用这么辛苦了。

那么命运与机会,或者说,命与运究竟有怎样的共生关系?

命运天注定,时机确是你可以把控的;命运带领你来到当下这个时空,让你掌控这个时机;有时候,未成功,因为时运不济;有时候,天时地利人和,你便可以功成名就;面对时机,畏惧躲闪还是成就自己,此时此刻,握紧双拳,命运便把握在了你自己手中!

回顾我们以往的生活经历,我们发现命运中的重大事件,或者说至关重要的转折点,往往都不是慢慢发生的,而是有着明确的时空标点,高考、毕业入职、结婚日……那些特殊的日子,便决定了你之前所有的缓冲准备究竟是否有意义。

所以,“时也,命也”,一个人成功有两个最关键的因素,一个是时,一个是命。大家应该清楚了,为什么有时你很顺,因为有那个时,也有那个命。为什么突然间又不顺呢?因为有那个命,但是没那个时,或者有那个时,没有那个命。不过如此而已。

3、我们的团队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Copyright © 2088 2008世界杯_2026世界杯举办地 - mwllb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